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报告题目:井筒附近水-热-质运移机理与模型

时间:2021-04-16作者:毛静静点击数:

报告人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报告地点:威尼斯432888cam纬地楼4楼会议室


报告时间:2021420日(星期二)下午3:30-4:30


报 告 人:王全荣 教授


报告人简介:

主要从事多孔介质中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与教学工作,旨在解决关键带系统中的一些科学问题,如高度非均质介质系统中地下水与溶质迁移机理、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过程、潜流带中水---反应性溶质迁移与相互作用机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青年基金和2项面上基金)、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1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1项、摇篮计划1项。在Water Resour. Res.Hydrol. Earth Syst. Sc.J. Hydrol.Adv. Water Resour.Groundwater等国际水文地质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被Adv. Water Resour.评为该刊在2015年到 2018年的高被引论文,一篇论文被Water Resour. Res.评为该刊的Featured paper。担任Groundwater杂志和Water杂志(special issue, ISSN 2073-4441)的副主编 。参编《地球关键原理与动力学专辑》(Principles and Dynamics of the Critical Zone),并在Elsevier出版。曾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地质大学“地大学者-学科骨干人才”荣誉称号。


报告简介: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下能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备受关注,如何定量评价其开发效率与治理效果成为了地下水环境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报告人围绕井筒-孔隙介质系统中水、热与溶质运移机理与模型展开研究,建立了时变非线性渗流模型,提出了管道中水-质混合效应理论,开发了多组分非线性生物化学反应模型,修正了水-热混合效应理论,丰富了渗流理论,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地热能源开发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效率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信息来源:钱家忠)